创新是企业的生命,也是维系商品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。作为企业研发队伍的领头人,在钢管行业“摸爬滚打”的十多年间,张培丽的眼睛始终盯着世界钢管行业的最前沿。在研制各种类型的产品的过程中,她一丝不苟、精益求精,创新永不停步。
时间拨回2007年,刚入职上海奉贤钢管厂有限公司(后称奉贤钢管厂)两年的新人张培丽就面临工作中的第一道关。那年,中国首列国产化城轨地铁列车——深圳地铁1号线的制动系统用管由原来的进口全部换成了国产。奉贤钢管厂接到艰巨的研发任务,彼时在技术工艺部的张培丽便热情参加其中。
张培丽和记者说,当时研发出来的不锈钢管表面,出现零星点状黄锈。生锈是钢管必须攻克的难题,反复思考后,她发现,“不锈钢”虽不易生锈,但不绝对,在一定的环境下还是会生锈的,如酸性环境。她马上就联想到,株洲是酸性污染地区。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,张培丽翻阅大量技术资料、请教专家、不断试验,终于研发出了“一种不锈钢管的抗腐蚀后处理工艺”,完全解决了不锈钢管生锈问题,也为中国首列城轨列车国产化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2014年,一些发达国家已大范围的应用抗菌铁素体不锈钢焊接管。张培丽注意到,抗菌铁素体不锈钢基管内外平整、光亮、无可见焊缝、抗菌性能优异,并且达到卫生级镜面管的工艺技术要求等特点。此外,抗菌铁素体不锈钢焊接管生产的基本工艺相对简单、生产效率高、成本低,可替代原有含铜奥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使用。她当时就分析,该材料已完全可替代进口同类抗菌不锈钢管,进入现代制造业各领域满足相关产业。“为啥不能够继续用到公司一直研究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呢?”抱着这种想法,张培丽一边借鉴外国先进的技术,一边自主创新,带领团队,通过6个月的艰苦努力,研发了高光洁度耐腐蚀奥氏体精密无缝不锈钢管,当年即投入生产。
目前,精密不锈钢无缝钢管已大范围的应用于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,且产品进入市场后开始逐渐取代进口,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国产化作出贡献,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。
张培丽和记者说,奉贤钢管厂从1996年就开始与中车南、北车集团合作,提供制动系统用钢管,从最早的内燃机车逐步步入电力机车、城轨列车、高速动车组、复兴号等,制动系统用管也由原来的碳钢管发展到不锈钢管系列。随着铁路一次次大提速,对制动系统用管的要求也与日俱增。她说,“一代代研发人员的辛勤奉献,让公司日益壮大,到了我这一代,更应该接住科技自主创新的接力棒。”
因为对研发极致热爱,业内的人都称她为钢管业的“研发达人”。据统计,张培丽共计组织并参与新产品研发72项之多,其中创新产品并已完成的成果转化项目就有4项。走进上海奉贤钢管厂有限公司的贵宾室,四面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荣誉证书、高新技术专利证书……这些技术“含金量”极高的证书,几乎都与张培丽有关。她表示,这不是她一个人的力量,而是研发团队所有人默默奉献的结晶。